惟愿花开春满园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郑成思

刘守珍
  正是一年春好处,万物葱茏,鸟啭千声。然而,令人陶醉的不仅
仅是大自然的瞬间美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当我和郑成思教授
一席谈话后,我的眼前仿佛盛开了一座四时常春的百花园。

  一袭得体的西装,系一条色调庄重的领带。思维敏捷,谈吐风趣,
再加上那双具有穿透力的眼睛,无不显示出一个学者特有的睿智豁达
和博学多识。他,就是中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郑成思。

  作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郑成思自然有着不同寻常
的治学道路和令人仰慕的学术积淀。然而,打开记忆的闸门,最先流
泻出的却是早年经历的波峰浪谷。

  1979年,郑成思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不久,着手翻译联合国
交给我国的世界80多个国家的商标法概要。从那时起,他对这一在我
国尚属空白的法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开始了潜心研究。5年后,
他的第一本书《工业产权国际公约概论》费尽心血写成了。当他满怀
希望地抱着沉甸甸的书稿,在三伏天敲开20多家出版社的门时,得到
的却是冷冰冰的拒绝。有的出版社非常坦白地告诉他,如果这本书出
自权威之手我们可以出,可是你名不见经传,出你的书风险太大,卖
不出去怎么办?

  郑成思百思不得其解,出版学术著作为什么这么难?权威学者不
也是从名不见经传开始的吗?

  最后,还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一位年轻编辑接下了这部历尽周折
的书稿。当然,这位为郑成思据理力争的编辑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
的出于善意和责任心的支持对于跋涉中的郑成思是多么大的激励啊!

  这本书出版后,被国际法年刊称为“我国最系统、最完整地论述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书”,在法学界获得了好评。此后,郑成思一发
不可收,迄今,他用中文和英文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出
版了36部著作,发表了上百篇论文。郑成思先后被社科院破格晋升为
副研究员、研究员,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成为世
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中心仲裁员。他还以法律顾问和专家的身份参加
了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讲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为题的法制讲座。

  身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代
表,党和人民的信任给了郑成思莫大的激励。难能可贵的是,在接踵
而来的成绩和荣誉面前,郑成思保持着一份清醒。淳厚的他牢记着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以更加勤奋的工作和宽广的爱
心回报着自己得到的人生馈赠。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往事汇集成了岁月的长河,步入人生金秋
的郑成思仍然记得当年那位素不相识的编辑,那金子般永不褪色和值
得回味的人生片断,清晰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成为激励他永远向前
的精神力量。而他,又把这种力量传导给了更多的后来者。

  郑成思出名以后,每年都收到许多国内外会议、学术报告及讲学
的邀请,他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年轻的研究人员去参加,为他们创造实
践锻炼和增长才智的机会。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不厌其烦地向邀请
单位推荐年轻人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并且总是特意注明:“某某
方面比我强”。这让许多在坎坷中奋争的年轻人深受鼓舞,就连邀请
方也深为郑成思的人格魅力而折服。

  还有一次,有个高才生报考郑成思的研究生。年轻人自忖水平高、
把握大,结果只考了13分,他非常不满地给郑成思写了一封信,言语
十分不恭。大家劝郑成思不必理这种人。然而郑成思担心地想:年轻
人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他从考生档案中抽出这位考生的考卷,仔细
阅读分析后写了封长信,指出年轻人错在哪里及努力方向。一个月后,
年轻人回信诚恳地道歉,并表示了重新起步的决心。郑成思的心,这
才放下了。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我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因此,
只要力所能及,我愿意为更多的后来者创造条件,把他们扶上马,送
一程。这样,法学界才会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平平常常的话语使我内心一震,在这个阅尽沧桑、孜孜求索的学
者身上,除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学术成就外,我还看到了一个真正令
人仰望的人生高度:物我两忘,惟善惟诚。我想起了陆游的名句: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谨以此赠给可敬的郑成思教授。

  注:引自人民法院报2001年03月29日。
http://www.rmfyb.com.cn/html/2001/03/29/00720010329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