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总统和一个小男孩搅起2000年国际司法风云

文/本报特约记者 张国庆
  过去的一年,是国际司法热点不断的一年:难产的美国总统,出
走的秘鲁总统,面临弹劾的菲律宾总统,官司没完没了的前智利总统
和终于回家的小埃连,都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对国际司法产生了
巨大的震动和深远的影响。

  ■美国大选:屡上法庭

  持续一个多月的美国总统大选纷争终于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
乔治·沃克·布什如愿以偿,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在此期间,
有关大选的讼诉案此起彼伏,双方在统计选民票数的问题上锱铢必较:
11月21日,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利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
的判决——11月26日前的手工计票有效。11月22日,布什向美国联邦
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反对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作出的手工计票有效的
判决。

  11月24日,联邦最高法院受理布什上诉,介入佛州选票之争。12
月1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手工计票问题举行听证会。

  12月2日,佛罗里达州利昂县巡回法院就戈尔对该州大选结果提
出的质疑诉讼举行听证会。12月4日,联邦最高法院、佛州利昂巡回
法院均做出对戈尔极为不利的裁决。

  12月7日至8日,戈尔赢得佛州最高法院诉讼,佛罗里达州最高法
院推翻了利昂县巡回法院4日作出的判决,决定立即开始对该州有争
议的选票进行人工重新统计,这一决定使小布什在佛州的领先票数从
州政府宣布的537票缩减为154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2月11日再次开庭审理两党大选计票争端案,
直到12日晚10时方才作出裁决。这个美国司法系统的最高权威以5∶4
的表决结果作出决定:佛州最高法院有关重新计票的判决违犯了宪法,
因此联邦最高法院决定推翻该判决,制止在该州进行人工重新计票,
将这一案件退回佛州最高法院重新审理,并要求该院就案件中有关验
票标准等问题作出明确解释。12月13日晚,戈尔悻悻地退出总统竞选,
耗资30多亿美元、历时5个星期的2000年美国马拉松大选终于落下帷
幕。

  外报评论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显然为布什打开了入主白
宫之门,但也同时打开了今后几个月甚至几年两党的争议大门。有关
专家认为,联邦最高法院在把白宫的钥匙交给布什的同时,也给了他
一个沉重无比的包袱。就在最高法院决定之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
多数人都认为布什已经获胜。但调查同时显示,公众强烈支持佛罗里
达尽可能完全、准确点票。如果说裁决解决了谁是下届总统的问题,
那么它同时留下了公众是否接受这一结果和民主党的反应等诸多问题。

  联邦最高法院干预大选,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家美国
司法系统的最高权威机构两度开庭审理,才为布什铺平了入主白宫之
路,使戈尔感到无望而退出角逐。

  美国标榜“民选总统”,这次却由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来决定。
从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看,这不是一个对与错的判决,法官们是因为
离选举人团表决只剩下5天时间而匆匆作出裁决的。民主党参议员阿
克曼说:“我们有一个分裂的众院,一个分裂的参院,一个分裂的国
家,不幸的是,还有一个政治上分裂的最高法院。”专家指出,美国
大选给美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长久的。

  在世人心目中地位崇高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被迫拣了个烫手山
芋,结果真把自己的手给烫了。12月9日下令佛州停止人工点票时,
就是以5比4的微弱多数通过的。

  尔后对立双方分别发表了自己的声明。12日作出终审判决后,意
见分歧更大。从发表的声明和言论看,9位大法官竟持6种意见。被认
为是开明派的4位大法官公开表示担忧:全国民众可能对作为美国法
治公正捍卫者的大法官们失去了信心。

  ■“酒色总统”难逃法网

  2000年10月9日,菲律宾南伊罗戈省省长路易斯·辛森指控总统
埃斯特拉达在1998年11月至2000年8月期间从赌博业者那里收取了至
少830万美元的贿赂,他指控埃斯特拉达是菲律宾最大的“赌阀”。
10月18日,41名众议员对埃斯特拉达总统提出弹劾动议。

  菲律宾参议院随即正式启动了对埃斯特拉达总统的弹劾程序。当
人们以为事情将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时,不料却风云突变。2001
年1月16日深夜,菲律宾参议院竟然以11比10的票数要求检方停止调
阅银行记录,由于检方宣称这项记录可望证明总统埃斯特拉达在执政
18个月间涉嫌贪污,因而决议一出旋即引发政坛、检方与普通大众的
强烈抗议,而11名检察官更以无法获得公平审判为由集体辞职,使得
审判无限期休庭。弹劾审讯的被迫中止引发了最终迫使埃氏下台的大
规模抗议活动。

  1月19日,菲律宾局势发生重大转折,军政首长突然宣布倒戈。
埃斯特拉达眼见大势已去,宣布提前于5月举行总统改选,他本人则
不会参选。菲律宾最高法院随后宣布:总统职位已经空出,副总统阿
罗约将出任总统。1月20日中午,阿罗约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历史
上的第二位女总统。

  这场人民运动最终逼退了埃斯特拉达,但并不意味着埃氏厄运的
终结。根据菲律宾1994年颁布的新刑法,任何人一旦涉贪金额达到
5000万比索(合100万美元)即可被判处死刑。阿罗约也已拒绝了埃
斯特拉达的特赦请求,坚持让国家法律决定他的命运。

  1月22日,菲律宾检察官成立调查小组,正式进入埃斯特拉达贪
渎案的法律调查程序,埃氏共涉嫌侵占、盗用、违反贪渎法、伪证、
拥有来路不明财富等6项罪名。

  1月23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冻结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所有银行账
户,以防止埃斯特拉达家族突击提取资金。

  1月24日,司法部正式发布命令,禁止埃斯特拉达及其部分亲友
离开国境,以便反贪专员对他们展开刑事调查。

  曾5次获得菲律宾最佳男演员奖的埃斯特拉达,所扮演过的角色
大多是草莽英雄之辈,其为人处世也带有草莽之气,行为更像黑社会
老大而非国家领袖。他也非常贪恋杯中物,滥赌成性,与商界中人打
成一片,一起豪饮豪赌,并出卖国家利益。

  他还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曾先后与多名女子生下至少7个私生子。
埃氏对于自己好色之名从不避讳,还有点沾沾自喜。这是一个少有的
五毒俱全的总统。

  由于埃斯特拉达匪气十足、不学无术以及永远说不流利的英语,
自上台以来,知识分子阶层和传统政客都不买他的账,常以看小丑、
耍猴子的态度讥讽他。埃斯特拉达上台后菲经济愈发困顿,菲币大幅
贬值,反对他的声浪已愈来愈激烈,而今次的贪污丑闻,更成了他下
台的导火线。

  政治危机对菲律宾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过去数月的动荡,造成经
济恶化、城市垃圾堆积成患,国家在国际社会面前失去了信誉和尊严
。这些都会增加菲律宾人民对埃斯特拉达的愤恨。2月2日,埃斯特拉
达更被人检举在任期内非法敛财2亿美元。

  看来埃斯特拉达是在劫难逃了。

  ■秘鲁:总统出走

  2000年11月13日,秘鲁总统藤森前往文莱参加国际会议。17日,
他未按计划到巴拿马出席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而是去了日本,
并于20日从东京正式向国会递交了辞呈。21日,秘鲁国会拒绝了藤森
的辞职请求并将其罢免。

  与此同时,日本认可了藤森的日本国籍。之所以得出藤森拥有日
本国籍的结论,是因为:在日本熊本县仍留存藤森的户籍,没有藤森
办理脱离日本国籍手续的事实,秘鲁也没有必须脱离日本国籍的规定。
藤森的日本国籍得到确认后,他即可名正言顺地在日本长期居留了。
即使秘鲁方面要求将藤森引渡回去,日本政府也将予以拒绝,因为日
本的“逃亡罪犯引渡法”规定不能向外引渡日本国民。

  令秘鲁人恼火的是,藤森在秘鲁执政十年期间一直具有秘鲁和日
本的双重国籍。

  不同于日本的“出生地主义”,秘鲁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秘鲁
人有一种被欺骗和愚弄的感觉。

  12月4日,秘鲁国会蒙特西诺斯案件调查委员会对藤森提出了2项
宪法指控。对藤森的第一项宪法指控是:藤森利用10月12日国会公布
的有关允许总统在10月16日至1月15日之间“为奉行总统职责”可以
不在本土的司法决议,滞留日本不归。尽管藤森提出辞职,但这一行
为仍触犯了有关法律,并且有预谋地愚弄了国家和人民。

  因此,藤森违反了秘鲁宪法的有关条文。

  对藤森的另一项宪法指控是:藤森曾于今年3月6日签署了一项最
高法令,授权陆军将一架MI-26直升飞机出租给联合国。联合国为此
所支付的租金为1049.1万美元,但其中809万美元却存入了瑞士一家
银行的账户。

  秘鲁国会“前政府腐败调查委员会副主席、议员加马拉表示:
“我们要藤森回国,对他所犯的罪行进行坦白,但日本却保护了他。”
他同时指出,日本政府必须考虑藤森肯定会受到司法起诉这一基本事
实,在这一点上,藤森没有豁免权。在藤森能否回秘鲁受审这一问题
上,日本和秘鲁之间将会有多回合较量,两国关系肯定会受到影响。

  虽然藤森表示不准备回国接受调查,但秘鲁方面却不肯善罢甘休。
秘鲁国会委员会主席戴维·魏斯曼12月6日提出,如果藤森不在规定
的时间内对他发出的传票做出回应的话,那么国会将会发出国际通缉
令。

  2001年1月21日,秘鲁检察官何塞·乌加斯以滥用职权罪正式起
诉藤森,这是他下台后的第一次刑事起诉。

  离开了自己已经治理了10年的国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没有人
知道藤森以后准备做些什么,日本政府更是非常迷茫——这个拥有日
本国籍的秘鲁前总统难道要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吗?其实,对于这一切
问题,藤森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皮诺切特案:没完没了

  自从2000年8月智利最高法院作出剥夺前国家领导人皮诺切特的
终身参议员司法豁免特权的裁决后,由皮诺切特案引发的智利政局风
波渐趋平静。不料,12月1日,负责调查和审理皮氏案的古斯曼法官
突然宣布了一项有关审判皮氏并软禁他的决定,智利政局又起风波。

  这份决定认为,皮氏在1973年发动军人政变上台后不久,组织和
指挥了名为“死亡车队”的清除左翼人士和工会领导人的行动,致使
55人未经审判遭杀害,19人被绑架而失踪,因而他必须面对刑事起诉。
该决定一经宣布,立即震惊了智利社会,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响。一些
高级将领以及极右组织和亲皮诺切特分子认为这是一项“政治决定”
而不是“司法决定”。而皮氏执政期间受害者的家属、左翼组织和人
权组织则欢呼它为“民主的胜利”。

  另外,皮氏辩护方依据有关70岁以上的被告人在受审前必须接受
身体和精神健康检查的法律规定,向圣地亚哥上诉法院要求否决古斯
曼法官的决定。

  2001年1月18日,古斯曼法官收到了对皮氏进行体检的医疗小组
的正式报告。报告指出,这位85岁的前智利军政府领导人患有“皮下
血管性痴呆症”。

  1月31日智利圣地亚哥上诉法院正式向皮诺切特宣布了软禁令。
皮诺切特拒绝在软禁令上签字,但这并不妨碍这一命令生效。皮诺切
特被指控犯有谋杀和绑架罪而等待审判。

  皮诺切特以反共起家,在独裁统治时期并未受到惩罚,但现在却
被秋后算账,被指控在1973——1990年独裁统治期间侵犯人权,原因
何在?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法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朱景文教授认
为,皮诺切特事件是对国际法的一大挑战,它是“人权高于主权”冲
击国际法的一个信号。只要犯有种族屠杀等所谓侵犯人权的罪行,任
何国家都可以干涉其内政,这就是所谓的“克林顿主义”的法理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和所谓人权的冲突将是国际关系中的一
大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21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走向。

  ■回家真好

  国际司法风云也不都是由大人物掀起的,古巴小男孩埃连去年就
大大出了一番风头。埃连何时回家,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事情起因于一次海难。1999年11月23日不满6岁的古巴男孩埃连
随非法偷渡的母亲乘汽船前往美国,途中翻船,埃连失去了自己的母
亲。11月25日埃连获救后被带到美国;出院后被交给他在美国的大伯
拉萨罗·冈萨雷斯。

  11月27日埃连的父亲要求美国把儿子还给他;12月10日拉萨罗·
冈萨雷斯为埃连申请政治避难。

  2000年1月5日美国移民和归化局局长迈斯纳认定埃连“属于他的
父亲”,必须在1月14日之前将他放还古巴。1月7日拉萨罗·冈萨雷
斯向州法院提交诉状,要求拥有对埃连的暂时监护权;1月12日美司
法部长雷诺坚持埃连的父亲对埃连拥有监护权。

  1月19日拉萨罗·冈萨雷斯向联邦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改变美移
民和归化局的裁决。3月21日美国迈阿密地方法官驳回了埃连美国亲
戚的上诉,维持美国移民和归化局的决定,允许他返回古巴与生父团
聚。

  4月3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埃连的父亲等人发放赴美签证;4月6日
胡安·冈萨雷斯从古巴启程赴美。4月12日美司法部长雷诺与埃连美
国亲戚会谈,下令他们交出埃连;4月13日埃连的美国亲戚违抗美国
司法部的命令,没有在当天按时移交埃连,反而向设在亚特兰大的第
十一巡回上诉法庭提出紧急上诉,法庭当日决定给予埃连临时居留权。

  4月22日美国联邦执法人员在黎明前采取行动,将埃连从其在迈
阿密的亲属家中强行带走。历经5个月磨难的埃连终于在华盛顿郊外
的安德鲁空军基地与其生父团聚。

  6月28日,美国高等法院宣布驳回了古巴男孩埃连在迈阿密亲戚
的上诉。埃连终于返回古巴,长达7个月的“埃连风波”就此告一段
落。

  对此,朱景文教授认为,小埃连事件纯属政治闹剧,是美国“人
权高于主权”理念的又一表演。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是从人权
的角度考虑,此事也是美国理亏。因为无可置疑的是,当孩子母亲不
在时,孩子自然应该回到父亲身边,美国人的一些做法在法理上根本
站不住脚。

  注:引自北京青年报2001年02月06日。
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10206/GB/4516^D0206B1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