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为何缺乏动力

王欲之
  时下,在一些政府机关里,存在着一种“动力缺乏症”。那么,
机关究竟为何缺乏动力呢?

  我们先从机关本身的弊端分析入手:

  第一,层次过多,规模庞大。客观上,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要经过
省-市(地区)-县(市)-乡(镇)五个层次,而西方发达国家一
般是两级制地方政府;微观上,企业与政府之间,依次要经过企业-
公司-部门-政府等若干层次。如此众多的层次,不仅大大降低了信
息上传下达的速度,而且也给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提供了条件。

  第二,划分过细,职责重复。由于政企、政事不分,职能部门的
分设与职权划分普遍过细。以县级农口为例,有农业局、多管局、林
业局、农机局、水利局、乡镇企业局等。如此过细的分工,必然造成
职能交叉、职责重复、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状况。

  第三,机构裂变,人员膨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级党政机关
的机构数额为35个左右,而实际状况是50个左右(不含非常设机构)。
报载,我国现有吃“皇粮”的干部为4000多万人,官民比例为1:25,
每年养官的费用差不多是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

  机关的“先天”已经不足,后天又“失调”,在选人用人上,要
么统招统配,要么熟人介绍;临时动议定干部,少数人定干部,甚至
个别人定干部已成惯例,选用的尺度基本上取决于领导者或主管者的
个人感情好恶。于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三分之一
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在捣蛋。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提拔
一起提,长工资一起长。进了机关就等于抱住了砸不碎、摔不烂的
“铁饭碗”,要调出或赶出一个人很不容易,即使是正常的离退休,
也没有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流动不是升迁就是平级调动,“下岗”几
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没有任何压力的气氛里焉能指望人的动力呢?

  看来,除了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精简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
员的数量、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外,还必须在机关里引入激励竞
争机制,强化新陈代谢机制,建立法治运行机制,惟有标本兼治、双
管齐下,我们的机关才有动力,我们的干部才有活力,我们的国家才
有希望。

  注:引自《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