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 *1
——20世纪民法回顾

梁慧星

             目   次

一、引言  (一)契约法  (二)侵权行为法  (三)小结 二、近化民法  (一)引言  (二)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  (三)近代民法的理念——形式正义  (四)近代民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安定性  (五)近代民法模式  (六)近代民法的法学思潮——概念法学 三、现代民法  (一)引言  (二)平等性与互换性的丧失  (三)现代民法的理念——实质正义  (四)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妥当性  (五)现代民法模式  (六)现代民法的法学思潮 四、现代民法面临的难题 五、结语
            一、引 言      回目次   今天我们处在世纪之交,20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个新的世纪即 21世纪即将到来。当我们要展望21世纪民法的时候,应当对我们所走 过的20世纪作一个回顾,对20世纪民法作一个回顾。当我们回顾20世 纪民法,就会发现在民法的各个重要领域,在学者的著作中随处可以 看到(听到)所谓“危机”、“死亡”的惊呼。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 20世纪民法出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先看契约法。            (一)契约法   1970年 4月美国著名教授格兰特·吉尔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 院作了一个讲演,题目叫做“契约的死亡”,然后将讲演稿整理出版, 这就是使世界法学界震惊的《契约的死亡》一书。这本书的开头写道: “有人对我们说,契约和上帝一样,已经死亡。的确如此,这绝无任 何可以怀疑的”*2。 1941年德国学者豪普特(Haunt)发表了一篇论文 《论事实契约关系》,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到了1956年德国最高法院 在一个停车场收费案判决中,竟然采纳“事实契约关系”理论作为判 决依据。对此,德国著名民法学者雷曼评论说,这个理论之被采纳所 造成对传统契约观念的冲击,犹如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契约的死亡》 出版十几年后,日本东京大学一位青年学者内田贵到美国康乃尔大学 留学,研究契约法的基本理论,回国后于1990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 《契约的再生》,引起法学界极大轰动。《契约的再生》的开头就这 样写道:“最近,人们经常论及契约的衰落、危机、死亡”,“尽管 契约被宣告死亡却带来了契约法学的文艺复兴。有学者幽默地谈论关 于契约法学复兴的原因说,这也许是契约虽死亡但契约法的教授还活 着的缘故”。*3            (二)侵权行为法   本世纪以来,侵权行为法的危机的说法频繁地出现在民法学者的 著作中。美国加州大学著名侵权法教授弗莱明指出:“侵权法正处在 十字路口,其生存正遭受着威胁”。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法教授杰洛 维兹Jolowicz说:“侵权法正面临着危机”。瑞典的侵权法教授乔根 逊Jongensen也说:“侵权法已经没落”。   为什么学者们热衷于谈论侵权法的危机,这是因为进入20世纪后, 各发达国家在侵权法领域,传统的过失责任原则逐渐为无过失责任或 严格责任所取代。特别是在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损害的损害赔偿方面。 美国在60年代初,由法院判例创立了严格产品责任。按照严格责任, 只要产品存在对人身和财产的不合理危险,就构成缺陷,因缺陷产品 造成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就要由生产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 于不考虑生产者对缺陷之发生是否有过失,因此有利于保护受害的消 费者。1985年欧共体通过关于产品责任的85/374号指令,要求成员国 按照指令规定的原则修改国内法,对缺陷产品致损实行无过失责任。 1986年我国公布了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122条参考了美国的严格责 任和欧共体指令,对缺陷产品致损规定了无过失责任。1993年我国公 布了产品质量法,其中第四章关于缺陷产品致损的无过失责任有详细 的规定,例如关于缺陷的定义规定为对人身和财产的不合理危险,就 是采纳了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402A条关于缺陷的定义。值得注意的 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直到1994年才通过制造物责任法,对产品缺陷致 损规定了无过失责任。我们知道日本早在50年代就发生了严重的产品 缺陷致损案件,例如著名的森永奶粉事件,造成一万多人受害,其中 一百多人死亡。但日本企业界的势力非常强大,对无过失责任采取了 强硬的反对立场。而政府深受企业界的影响,以致学术界和律师界提 出的无过失责任的产品责任法案长期被搁置。直到进入90年代,几乎 整个欧洲、俄罗斯、亚洲的中国、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都通过了无过 失责任的产品责任法之后,日本企业界才转变了立场,日本制造物责 任法才于1994年获得通过。被称为立法时间最长(从第一个草案提出 到法律获得通过经过了整整20年),法律内容最短(仅有 6个条文) 的法律。现在可以说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产品责任法都实行了无过失责 任原则。更有甚者,是1972年新西兰颁布《意外事故补偿法》。被称 为人类立法史上空前的创举。按照该法,在新西兰领域之内的任何人, 无论是因交通事故、缺陷产品致损、医疗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遭受 损害,都可以从国家设立的意外事故补偿委员会获得一笔补偿金。无 须向法院起诉,也无须适用侵权行为法,当然更谈不到过失责任原则。 这难道不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吗?该法颁布之后不久,英国成立了一个 以皮尔逊勋爵为首的皇家委员会,其任务是审查英国的侵权行为法制 并提出立法建议。该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最终报告书,称为 皮尔逊报告,建议采纳新西兰的意外事故补偿法的经验,引起很大的 轰动。后因欧共体关于产品责任的指令颁布,才使英国没有采纳皮尔 逊报告的建议。否则,英国的侵权行为法将不再是现在的面貌。   值得谈到的是,日本名古屋大学民法教授加藤雅信在80年代发表 了一篇题为《关于综合救济系统的建议》的论文,提出他关于侵权行 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构想。*4他由新西兰的崭新立法受到 启发,考虑到日本侵权行为法制和各种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认为人 类社会要解决各种原因发生的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建立一种类似于新 西兰的统一的综合救济制度。该文发表后,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轰动。 据说不少官厅请加藤雅信教授去作报告,介绍这一制度的构造。加藤 雅信访问中国时曾经谈到,他的这个构想要在日本实行恐怕不大可能, 要求日本把现行制度全部推翻建立他所设想的新制度太难了。他认为 中国正处在制度创立的初期,因此最有可能实行他所建议的新制度。 要真采纳这一制度,侵权行为法制还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还是原来 的面貌吗?             (三)小 结   从上面对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自进入20世 纪以来,无论是契约法领域或者侵权行为法领域,都可以频繁地听到 所谓“死亡’’、“衰落’’、“危机”等惊呼。这难道仅仅是学者 们的神经过敏?或者故作惊人之语?正如日本著名民法学者星野英一 教授在谈到契约法时所说的,“19世纪确立的古典契约概念、契约法 在现代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前面所说的衰落、死亡这些口号不过是这 一重大变革潮流的表现”。*5我们可以用这段话来概括整个民法,说 19世纪确立的近代民法在进入20世纪后经历了重大变革,所谓“死亡” 、“衰落”、“危机”等惊呼,不过是这一重大变革潮流的表现罢了。             二、近代民法      回目次             (一)引言   什么是近代民法?所谓近代民法,指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于 19世纪欧洲各国编纂民法典而获得定型化的,一整套民法概念、原则、 制度、理论和思想的体系。在范围上包括德、法、瑞、奥,日本及旧 中国民法等大陆法系民法,并且包括英美法系民法。关于近代民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和概括。      (二)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   近代民法的这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理论和思想的体系,是 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是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生活所作出的两个基 本判断之上的。这两个基本判断,是近代民法制度、理论的基石。第 一个基本判断,叫平等性。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 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由于受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事生产和参加交换的主体,主要是以家庭为单 位的农民、手工业者,再就是雇用少数工匠的小业主和小作坊主。像 现在这样的企业,例如公司、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这样的具有强 大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还不可能产生。市场交易中、社会生活中, 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和小作坊主相互之间进行商品交换, 建立民事法律关系。而所有这些主体,在经济实力上谈不到有多大的 区别。差别当然是有的,但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差别不大,一般不 具有显著的优越地位。尤其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没有 发生像今天这样的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因此, 法学者和立法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出一个基本判断,一切民事主体 都是平等的,叫做平等性。第二个基本判断,叫互换性。所谓互换性, 是指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在民事活动中频繁地互换其位置,在这 个交易中作为出卖人与相对人发生交换关系,在另一个交易中则作为 买受人与相对人建立交换关系。前面谈到的平等性判断,并不是说一 切生产者在经济实力上绝对平等,一点差别部没有。当一个农民向手 工业者购买急需的工具时,手工业者当然有可能利用对方的急需和自 己的有利地位,使所订立的契约对自己更有利。问题是他并不是总有 这种优势,当他在下一个交易关系中作为买受人向农民购买粮食或原 料的时候,则农民作为出卖人也完全可能利用自己暂时获得的优势或 手工业者的急需,使契约条件对自己更有利。于是,主体之间存在的 并不显著的在经济实力的差别或优势,因为主体不断地互换其地位而 被抵销。在平等性上的不足,因互换性的存在而得到弥补。   我们可以说近代民法所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奠基于这 两个基本判断之上的。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因此国家可以 采取放任的态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意思,通过相互平等的协商, 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所订立的契约被视为具有相当于 法律的效力,不仅作为他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准,而且作为法 院裁判的基准。这就是所谓的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这就是民事 法律行为制度。当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 造成他人损害时,由造成这一损害的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只在他 对于损害的发生有故意过失时才承担责任。这就是自己责任原则或者 过失责任原则。在加害人不具有故意过失的情形,依法不承担责任, 实际上由受害人自己承担了损害,这对于受害人来说似乎有失公正。 但因为民事主体存在互换性,这一个事故的受害人,在另外的场合造 成他人损害时,也适用同样的原则,如果他不具有故意过失也同样不 承担责任。可见,正是因为有互换性这一基本判断,使自己责任或过 失责任原则获得了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近代民法的理念——形式正义   民法本身就当然蕴含着正义,当然贯穿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这 种追求,我们叫做民法的理念。民法之所以区别于技术规则和经济规 则,关键正在于此。现在看来,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别, 而作为近代民法理念的社会正义,只是形式正义。例如按照契约自由 原则,自由订立的契约就等于法律,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契约的约定 履行义务,即所谓契约必须严守,正是体现了这种形式正义。法官裁 判契约案件也必须按照契约的约定,必须严格依据契约条款裁判,至 于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订立契约时是否一方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或 对方的急需或缺乏经验,或者履行契约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根 本的变更等等,均不应考虑。例如,日本的“前借金契约”,实际上 是贫穷人家的女孩卖到妓院作艺妓,却在契约形式上规定为借款,形 式上是金钱借贷契约,而实质是人身买卖契约。这种契约在战前一概 被视为金钱借贷,至于其人身买卖的实质则被视而不见。再如过失责 任原则,前面已经谈到是以平等性和互换性为基础,当发生企业事故, 雇工遭受损害时必须证明雇主具有过失,才能获得赔偿。如果不能证 明雇主有过失,便不能获得赔偿。可见,过失责任原则适用于企业事 故,其结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因为,过失责任原则所体现的社会正义, 仅仅是形式上的正义。      (四)近代民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安定性   民法理论认为,法律蕴含着多种价值,例如正义、公平、效率、 秩序、妥当性、安定性等等。而近代民法所追求的最高的价值,则是 法的安定性。所谓法的安定性,不应等同于法律的稳定性,它的含义 在于,要求对于同一法律事实类型适用同一法律规则,得出同样的判 决结果。换言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 官裁判同一类型的案件,应适用同一法律规则,得出同样的判决结果。 这就叫做法的安定性。而所谓妥当性则不同,妥当性所要求的是每个 具体案件都应当得到合情合理的判决结果,要求考虑每个具体案件的 特殊性。因为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案件,相 互间也有种种差别,有各自的特殊性。用同一法律规则去裁判同一类 型案件,所得出的判决结果不可能都合情合理,也就是说法的安定性 与具体案件判决的妥当性难免有冲突,不可能兼顾。以法律关于擅自 转租的规定为例,各国民法均规定,擅自转租,出租人有解除权。但 现实生活中,擅自转租的案件,其具体情形各不相同。例如,承租人 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他人开商店收取高额租金牟利,或者擅自转租 给因战争或灾害而流离失所的远亲,虽然都属于擅自转租,但两者有 很大差别,至少后一种情形符合人类善良风俗和道德的要求,不具有 实质上的可归责性。因此对于后者判决解除租赁契约,不具有妥当性。 但是,因为近代民法以法的安定性为首要价值取向,当安定性与妥当 性不能兼顾时,为了确保法的安定性,而不惜牺牲具体案件裁判的妥 当性。因此,法官裁判擅自转租案件时,只考虑法律构成要件,凡未 经承租人同意的转租,即属于所谓擅自转租,应依法满足承租人解除 契约的请求,而对于转租的具体情形则一概不予考虑。   近代民法取向于法的安定性价值,当然有其理由。这就是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生产是无计划的,迫使各个生产者自己安排自 己的计划,而民法正是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提供一个法律框架,以便于 市场参加者可以作出预见和计划,可以同他人竞争。尤其19世纪是一 个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的世纪,要求裁判结果的可预见性。确保法的安 定性,有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法律秩序,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五)近代民法模式   由欧洲大陆法所确立的近代民法模式,其集中表现为:其一,抽 象的人格。近代民法对于民事主体,仅作极抽象的规定,即规定民事 主体为“人”。它是对于一切人,不分国籍、年龄、性别、职业的高 度抽象的规定。当时,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作为商品交换主体的劳动者、 消费者、大企业、中小企业等具体类型,在民法典上,被抽象为“人” 这一法人格。“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当然是指 有血肉之躯、有理智和感情的人类,但它是一个抽象概念,把各人的 具体情况,如男女老幼、富裕贫穷、文化程度、政治地位、经济实力 的差别,以及是雇用人或者受雇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等等,全都抽 象掉了,只剩下一个抽象符号“自然人”。规定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 出生,终于死亡,权利能力完全平等。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组织体, 也是如此,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大企业、小企业的差别, 以及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组织体如各种学会、协会、学校、医院、慈善 机构等等,抽象为一个法律资格“法人”。法人的权利能力,被认为 与自然人相同,仅法人格的取得,因公益法人、营利法人而有不同。 这样,就把社会生活中千差万别的民事主体,简单化了,高度地划一 了。其二,财产权保护的绝对化。私的所有制,是近代社会的基础, 民法典规定的以所有权为中心的物权制度,使私的所有制法律化,是 近代法的辉煌成果。此物权,被视为绝对权,具有可以对抗一切人的 绝对性,法律上给予绝对的保护。如果这块土地属于某人所有,则他 不仅可以支配地表进行耕作或者建筑,而且向上直到高空和向下直达 地心,都归他支配,任何人不得侵犯。其三,私法自治。在民事生活 领域,要获得权利、承担义务,进行一切民事行为,完全取决于当事 人自己的意思,不受国家和他人的干预,此即私法自治,为近代民法 的根本原则。私法自治,是维持市场自由竞争的法律原则。作为私法 自治原则的下位的原则,有契约自由、遗嘱自由、团体设立的自由诸 原则。其中,以契约自由原则为最重要。私法自治的实质,在于民事 生活领域的一切法律关系,由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人通过协商决定, 国家不作干预,只在当事人发生纠纷不能解决时,国家才以法院的身 份出面进行裁决,而法院进行裁决时仍然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基准,不 得对当事人的约定任意变更。其四,自己责任。按照私法自治原则, 自由平等的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通过民事法律行为去追求自己 的最大利益。如果因此发生损害,亦应由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 损害承担责任,叫做自己责任,亦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由 他人负责,个人也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并 且,只对因自己具有故意过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责,虽然造成损害, 如果不具有故意过失,则依法不承担责任。因此,自己责任又称为过 失责任。*6      (六)近代民法的法学思潮——概念法学   1.概念法学的两个来源   在整个19世纪占据支配地位的民法思想,称为概念法学。概念法 学有两个来源:其一,德国的潘德克吞法学。潘德克吞法学,是由历 史法学派演变而来。潘德克吞法学通过对罗马法的研究,将罗马法构 筑成一个封闭的概念体系,认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须纳入这一体 系进行逻辑推演,即可获得正确解答。就像数学家以数字及抽象符号, 依一定公式进行纯粹逻辑的演算一样。认为法官的职责,仅在根据法 律所建立的概念体系作逻辑推演,遇有疑义时,只应探求立法者当时 的意思予以解决。其二,法国的注释学派。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后, 通过对法国民法典的注释研究形成注释学派。法国注释学派奉行法典 崇拜,民法典被视为人间的理性,认为法典之外无法源。按照18世纪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官应严格受法律约束, 不允许有任何裁量余地,以致使法官成为立法者的奴隶。并形成法典 万能和逻辑崇拜。*7   2.概念法学的特征   概念法学的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其一,在民法的法源问题上, 独尊国家制定的成文法,特别是民法典,以成文法为唯一法源,排斥 习惯法和判例。其二,关于法律是否存在漏洞,强调法律体系具有逻 辑自足性,即认为社会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案件,均可依逻辑方法从 成文法中获得解决,不承认法律有漏洞。其三,关于法律解释,概念 法学注重形式逻辑的操作,即强调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排斥解释者 对具体案件的利益衡量。其四,关于法官的作用,概念法学否认法官 的能动作用,将法官视为适用法律的机械,只能对立法者所制定的法 律作三段论的逻辑操作,遇有疑义时强调应探求立法者的意思,并以 立法者的意思为准,否定法官的司法活动有造法功能。*8   概念法学虽源于德国的潘德克吞法学和法国的注释学派,但到19 世纪后期,已经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的共同现象,对于普通法系国家如 英美等国也有相当影响。到了20世纪初,概念法学占据了支配地位, 使民法思想陷于僵化保守,丧失了创造性,无法适应新的世纪的社会 经济生活对法律的要求。            三、现代民法      回目次            (一)引 言   近代民法的物质基础是19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而现代民法的物 质基础是20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总的看来,19世纪是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平稳发展的世纪。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要求法 律秩序的稳定,要求确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场参加者可以进行计划, 预见自己行为在法律上的后果。近代民法正是反映了这种要求。而与 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恰好是一个极度动荡的、急剧变化的、 各种矛盾冲突空前激化和各种严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极不稳定的世 纪。首先是30年代席卷全球的空前的经济危机,使多少人陷于失业、 饥饿、贫困,使主要国家的生产力倒退几十年。然后是两次世界大战, 使数千万人丧失生命,使许许多多城市变成废墟,造成物价飞涨、货 币贬值、物质匮乏、住房恐慌,成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惨剧。再有, 人类社会在20世纪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个是资本主义阵营,一个是社 会主义阵营,到了世纪末社会主义阵营的大部分又改变了颜色即所谓 苏东巨变,这在人类史上都是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20世纪又是科 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世纪,各种科学技术成果的采用,极大地提 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能够享受到空前的 物质文明。由于技术进步,促进了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两极 分化、贫富悬殊、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对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以及企业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缺陷产品致损等各种严重社会 问题。此外,20世纪还发生了规模浩大的民主运动、民权运动、女权 运动、消费者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在这种条件下,法院面临许许多 多新的问题和新型案件,对于这些案件或者缺乏法律规定,或者像过 去那样机械地适用法律无法解决问题,迫使法官、学者和立法者改变 法学思想,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促成了民法制度和民法思想的 变迁,由近代民法发展演变为现代民法。   从法律分类来说,中世纪民法与近代民法,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的法律类型。但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区别。所谓现 代民法是指近代民法在20世纪的延续和发展,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近 代民法。现代民法,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结构基础之上,对近代民法 的原理、原则进行修正、发展的结果。*9对于现代民法的基本特征,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平等性与互换性的丧失   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作为 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即所谓平等性和互换性已经丧失,出现 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对立。其一是企业主与劳动者的对立,其二是生 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劳动者和消费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弱者。以生 产者与消费者的分化与对立为例,由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生产者 已经不再是手工业者和小作坊主,而是现代化的大企业、大公司,它 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商品交换中处于显著优越的地位;由于科 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高度复杂化,消费者根本无法 判断商品的品质,不得不完全依赖生产者;由于流通革命,商品从生 产者到达消费者须经过复杂的多层的流通环节,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 一般不再发生直接的契约关系;由于各种推销、宣传、广告手段的采 用,使消费者实际上处于完全盲目的状态,听任其摆布。因此,在现 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已经不再是平等的关 系,实质上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10 作为生产者的大公司、 大企业,只是无穷无尽地生产和销售,它们并不和消费者互换其位置, 不可能真正体会和理解因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不幸。至于企 业主与劳动者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且不说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改 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许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 业、中外合资企业不具备规定的劳动条件、安全条件和卫生条件,在 雇佣契约中订入各种苛刻的、违法的条款,例如要劳动者交保证金、 押金的条款,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甚至对劳动者施以打骂、罚跪和 人格侮辱等等。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主和劳动者应当是平等的, 但实际上经济地位和实力对比悬殊,并无实质上的平等,迫使劳动者 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条件。       (三)现代民法的理念——实质正义   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前面谈到近代民法满足于 形式正义,是由对19世纪社会经济生活所作出的两个基本判断,即平 等性和互换性,所决定的。而在20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近代 民法前提条件的平等性和互换性已不存在。导致民法理念由形式正义 转向实质正义。换言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迫使 20世纪的法官、学者和立法者,正视当事人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 抛弃形式正义观念而追求实现实质正义。基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学 说和判例创立了各种新的理论和判例规则。例如情事变更原则,近代 民法思想坚持形式正义的理念,只须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成立契约, 法律的任务就是确保契约的实现,至于合意基于何种情事、何种前提, 内容是否合于公平,均非所问。契约成立后无论出现何种客观情况的 异常变动,均不影响契约的效力,法律坚持要求当事人严格履行契约 义务。此即契约必须严守的原则。而两次大战后各国法院都面临大量 情事变更的案件,如战前订立的契约战后来履行,约定的金额在战前 是一笔巨大的财产,而战后履行时因货币严重贬值实际上已经变得一 钱不值,如果严格按照契约履行将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于是,法 院创立情事变更原则,强行干预、变更契约内容,以实现实质上的公 平正义。再如各国法院在战后依据公序良俗原则,干预契约内容,确 认某些契约条款无效,以协调当事人利害冲突,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 利益,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前面提到的日本的“能借金契约”, 战前被作为金钱借贷契约认定为有效,战后法院改变见解,以违反公 序良俗为由认定为无效,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妥当性   前已述及,法的安定性与判决的妥当性两种价值有时是相互冲突 的,近代民法在这种情形常牺牲妥当性而确保法的安定性。而20世纪 由于发生了两极分比、贫富悬殊、社会动荡,以及各种各样的严重社 会问题,迫使法院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考虑双方当事人的 利害关系,试图作出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判决,使判决 具有社会妥当性,而这样一来势必要变更法律规定,或者对于同一类 案件因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决。即为了确保判 决的社会妥当性而损及法的安定性。这就使得现代民法在价值取向上, 由取向安定性转变为取向具体案件判决的社会妥当性。例如,关于承 租人擅自转租承租人请求解除契约的案件,当法院查明转租的实际情 形确实是为了解决无家可归的可怜的家庭的困难时,考虑到出租人与 承租人及转承租人的经济条件和利害关系,考虑到当时住房恐慌的社 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认为认可出租人的解除权有违实质正义,于是作 出了出租人败诉的判决。亦即以出租人行使契约解除权已构成权利滥 用为由,判决驳回出租人的请求。再如日本《借家法》规定房屋租赁 契约期限届满,如果属于出租人“自用及其他正当理由”,可以收回 房屋,但日本战败后面临极度住房恐慌,出租人收回房屋之后承租人 很难再租到住房,因此法院在对借家法上述规定进行解释时,认为在 判断出租人要求收回房屋是否有“正当理由”时,不仅考虑出租人一 方的必要,还应考虑承租人一方的情况例如能否很快找到住房等。这 祥一来,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出租人要求收回住房的请求都不被法院 认可。这类判决维护了承租人的利益,获得了社会妥当性,但在实际 上变更了法律规定。           (五)现代民法模式   所谓民法的现代模式,其集中表现为:第一,具体的人格。鉴于 20世纪社会经济生活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传统民法所规定的抽象的人 格,对一切民事主体作抽象的对待,于是在企业主与劳动者、生产者 与消费者的法律关系中,造成了经济地位上的强者,对经济上的弱者 在实质上的支配,反过来动摇了民法的基础。因此,现代民法在维持 民法典关于抽象的人格的规定的同时,又从抽象的法人格中,分化出 若干具体的法人格。其代表的例子是劳动法上,形成劳动者的具体人 格,使雇佣契约的主体成为服从团体法理的劳动法的主体。其次,为 了阻止大企业独占的弊害,经济法、反垄断法,成为着眼于企业的规 模、业种的独立的法域。此外,消费者及公害的受害者,也作为一定 的法人格类型,出现在特别法上。在这方面,我国颁布了劳动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反不正 当竞争法。正在起草的统一合同法草案中注意区分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财产所有权的限制。保护财产 所有权不仅是近代法的基本任务,也是现代法的基本任务。只是现代 法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不像近代法那样绝对化。按照现代民法思想, 认为财产所有权应受一定的限制,认为财产所有权具有社会性。基于 这样的思想,各国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设有公法规制措施,对重要 生活物资实行统制,在民法上要求权利的行使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第三,对私法自治或契约自由的限制。现代民法上, 变化最大的莫过私法自治原则,特别是契约自由原则。私法自治或契 约自由,其实质是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近代民法对契 约自由不加限制,反映经济政策上的放任主义,其结果在促进近代社 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现代法上,私法 自治或契约自由虽仍然是民法基本原则,但已不再是从前的状况,私 法自治或契约自由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包括公法上对交易的规制,即 所谓“私法的公法化”,在民法上则通过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 则对私法自治或契约自由进行限制,以及由法律直接规定某些契约条 款无效等。我国民法也是如此,例如起草中的统一合同法草案,在涉 及经营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时,着重体现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而一旦 涉及经营者与消费者或劳动者的关系时,则着重考虑对消费者和劳动 者的特殊保护。第四,社会责任。现代社会是高度的风险社会,企业 事故、交通事故、缺陷产品致损、环境污染公害等,很难从个人行为 的可归责性上获得伦理根据,使自己责任即过失责任的伦理基础发生 动摇。现代民法虽在违约责任及一般侵权行为责任中仍然坚持自己责 任即过失责任原则,但对于许多特殊侵权行为规定了无过失责任即严 格责任,此外还导入了与民事责任无关的损害补偿制度。例如我国民 法通则第122条和产品质量法第四章参考欧共体关于产品责任的指令 和美国的严格产品责任法制,对于产品缺陷致损规定了无过失责任。 *11         (六)现代民法的法学思潮   1.自由法运动   由于20世纪是一个急剧变化、剧烈动荡的世纪。为了解决各种严 重的社会问题,要求打破概念法学的禁锢,要求弹性地解释法律,要 求具体的社会妥当性,要求承认并补充成文法漏洞,要求发挥法官的 能动性,导致了概念法学的衰落。使概念法学的地位发生动摇,所谓 振臂一呼,学者群起而响应,形成自由法运动,并导致概念法学没落 的,是著名学者耶林(Rudolfvon Jhering 18l6-1892)。自19世纪 70年代以后,耶林对概念法学痛加批判,影响至巨,使一批年轻学者 翕然从风,纷纷对概念法学展开批判,由耶林的目的法学、法国的科 学学派、德意志的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形成了20世纪批判概念法学 的自由法运动,最后导致了概念法学的衰微。*12   (1)目的法学   耶林本属于潘德克吞法学派之嫡系,早期在历史法学的影响之下, 从事罗马法研究。其不朽名著《罗马法的精神》,仍未脱潘德克吞法 学之色彩。在其后期的著作中,对概念法学痛加批判,成为反对概念 法学的旗手。耶林自于1877年出版《法的目的》一书,强调法律乃是 人类意志的产物,有一定的目的,应受“目的律”支配,与自然法则 系以“因果律”为基础,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截然不同。故解释法 律,必先了解法律究竟欲实现何种目的,以此为解释之出发点,始能 得其要领。以目的作为解释法律之最高准则,此即所谓目的法学。那 杯更进一步认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有其一定目的,故法律亦可谓 为目的之产物。法之目的,犹如指导法学发展的“导引之星”,其在 法学中的地位,犹如北极星之于航海者。因此,解释法律必须结合实 际的社会生活,不能偏离法的目的。经耶林的大力提倡,法的目的, 于是成为法学之基本指导原则,并成为一种目的解释方法。*13   (2)自由法学   所谓自由法学,是因爱尔里希(Eugen Ehrlich l862-1922)的 著作《法的自由发现与自由法学》而得名。爱氏在该著作中,批判概 念法学的成文法至上主义和法典完美无缺等观念,强调法律每因立法 者的疏忽而未预见,或因情势变更而必然发生许多漏洞。此时,法官 应自由地去探求社会生活中活的法律,以资因应。再有康托诺维其( Hermann Kantorowicz l877-1940)于1906年出版《为法学而斗争》, 有意模仿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其中批判概念法学的法典万能、 成文法完美无缺的观念,极度轻视法典的权威,不仅主张法官于法律 有漏洞时,可自由发现生活中的活法予以补充,并主张法官有法律变 更之权。自由法学的基本观点可归结如下:其一,在国家法律之外认 有自由法之存在,此自由法类似于自然法,但自由法之内容因时事而 变化,因此异于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其二,承认法律必然存在漏洞, 法官有发现自由法之权。其三,关于法律概念的构成,主张基于目的 论方法,即依法律目的以构成概念。其四,认裁判为价值判断,虽无 法律规定,法官可自由发现法律,即依法律目的创造规范,甚至不妨 依法感情为裁判。*14   (3)科学学派   法国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造成资本集中、 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化、庞大的无产者阶层及贫富两极分化等新的社会 经济问题,使人们对作为法秩序和注释学派的思想基础的基本观念, 如个人的自由、平等,产生怀疑,严重动摇了注释学派仅靠探求1804 年的立法者意思和对法典条文作逻辑操作以解决问题的逻辑主义。因 此,从1880年开始,在注释学派内部发生强调对制定法中心主义进行 批判,强调于进行法的判断时必须加入法律外的诸种要素的考虑,强 调尊重和研究判例的主张。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新的主张,并使学说的 方向发生转换的,是学者撒莱(Raimond Saleilles l855-1912)和 惹尼(Francois Geny l861-1953)。此二人对注释学派的法典万能 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认为制定法本身绝不是自足的、完美无缺的, 必然存在法律漏洞。因此法学应充分考虑法律外的要素,探求现实的 社会生活中生成的法规范,通过对制定法的自由解释,补充法律的漏 洞。针对从来的学说否定判例为法源的倾向,认为判例具有发现社会 生活中生成的法规范的法创造的机能,主张承认判例作为法源的地位。 惹尼在《实证私法学的解释方法与法源》中认为,人类创造的实证私 法难期尽善尽美,必然有许多漏洞,绝不应如概念法学那样靠逻辑演 绎方法补充,应认法律之外去探求活法予以补充。但所谓探求,并非 毫无限制,而应以科学的自由探究,避免任意判断。惹尼所提倡的“ 科学的自由探究”一语,成为这一学派的象征,因此称为科学学派。   按照惹尼的主张,遇法律有漏洞或不充分的情形,法官应把自己 当做立法者以解决该问题,必须依从与立法者同样的目的,作出法的 决定。实际上,这是采用了瑞士民法典第1条第2项的规定。惹尼认为, 立法者于立法时只是以抽象的方式作规定,这与法官针对具体的问题 进行判决是不同的,为了避免法官恣意的危险,应当尽可能避免其个 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必须基于客观性质的要素作出法的决定。法官的 这种活动,应称为科学的自由探究(libre reche scientifique)。 所谓自由探究,指应摆脱实在的权威,不受法典的拘束;所谓科学探 究,指应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客观的要素作为基础。作为科 学的自由探究的基础的客观要素,包括两种:其一,从人类理性和良 心吸取的要素,如正义、事物的本性、衡平;其二,实证的要素。*15   (4)利益法学   利益法学的倡导者赫克(Philipp Heck 1858-1943),其主要 学术活动在1902-1937年,时值旧法学向新法学的转换期,所提倡的 利益法学对于法学现代化的完成,起了重大的作用。他所创立的利益 法学,既批判概念法学,也批判自由法学,对理论和实务产生了很大 影响。至30年代,利益法学在德国私法中取得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受到纳粹的压迫,二战后又复活。赫克的学说,一方面承认成 文法存在漏洞,须由法官充任立法者的助手,补充法律漏洞;另一方 面又认为对于法律漏洞不能通过自由地发现活法的方式予以补充,而 应就现存实证法详加研究,以把握立法者所重视的利益,加以衡量判 断,因此称为利益法学。  须注意的是,利益法学所持的是一种折 衷的立场。它既反对概念法学,也反对自由法学。如果说,概念法学 追求法的安定性价值,因而坚持严格解释,而自由法学追求妥当性价 值,因而主张自由裁量的话,则利益法学企图兼顾安定性和妥当性两 种价值,因而主张两者的折衷和协调,亦即严格解释与自由裁量的结 合。因此,由于反对概念法学,利益法学被归入自由法运动;由于反 对自由法学,利益法学又被视为对自由法学的反动。利益法学主张对 于法律漏洞,应就现行法探求立法者所欲促成或协调的利益,并对待 决案件所显现的利益冲突为利益衡量,以补充漏洞,尽可能在不损及 法的安定性的前提下谋求具体裁判的妥当性,因此对实务界发生了很 大的影响。法院从此转而重视案件事实所涉及的利益冲突,进行利益 衡量。1950年代兴起价值法学,是在利益法学基础上,进一步弥补其 不足,因此被视为利益法学的发展。*16   2.诸学说的共同点   其一,诸学说均认为,国家的成文法并非唯一的法源,除成文法 外,尚有活的法律存在,此为真正的法源。法学者的任务,即在运用 科学的方法,自由地去探求活的法律。其二,诸学说均认为,成文法 绝非如概念法学所谓完美无缺,必然存在漏洞。其原因或为立法者因 疏忽而未预见,或为嗣后情势变更。遇法律有漏洞时,自应由解释者 予以补充。其三,概念法学以“概念数学”的方法,将法律解释限于 形式逻辑的演绎操作,甚至认为社会上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只须将 各种法律概念,如数学公式一般进行演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不须 作目的考量和利益衡量。诸学说均认为,概念法学的此种思考方法不 合现代法学的要求,于解释法律时,不应仅限于逻辑推演,必须对现 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互相冲突的利益,根据法律目的予以衡量。法 律逻辑,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其四,概念法学禁 止司法活动的造法功能,将法官视为适用法律的机械,将判决视同机 械的复印过程。诸学说均主张发挥法官的能动性,于适用法律时应作 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于法律有漏洞时应发现社会生活中活的法律予 以补充。其五,在法律价值的认识上,诸学说均重视法的妥当性价值, 反对概念法学为确保法的安定性而不惜牺牲其妥当性。*17         四、现代民法面临的难题      回目次   最近北川善太郎教授在一篇讨论未来法的文章中谈到现代民法所 面临的难题。现将北川先生所概括的问题介绍如下*18:   1.现代民法所内含的矛盾:对人性的尊重与对人性的威胁   在一方面,现代民法从尊重人性出发,每个人一出生就被赋予人 格和权利能力,对个人自由意思的尊重,形成私法自治原则和自己责 任原则;另一方面,现代民法所规定的人格平等和私法自治,其结果 造成经济上的强者对弱者的支配及自由竞争中的失败者被弃之不顾, 日益严重的危险和加害行为的受害者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使人强 烈地感到对人性的威胁。在现今社会,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在某些方 面起到了轻视人性的作用,这一点不容否认。劳动法、经济法、社会 保障法、环境法、消费者保护法及产品责任法的制定正是为了克服近 代民法所造成的非人性。事实证明,这些法律的制定对于在法律制度 上恢复对人性的尊重起到一定作用,现代民法也因此而获得了新的生 命力。但是,绝不能说人性已经得到完全的保护,因为现代民法面临 多方面的、不断的挑战,背负着十分深重的包袱。   2.人的物化现象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人的意思决定被限定在计算机程序 当中,其选择只能在软件的许可范围内。因此,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 手段的意思,在计算机系统中只不过是程序化了的意思而已。所谓人 的物化现象,是指人的意思形成和基于意思的活动,即法学上所谓“ 基于人的精神作用”的人的行为,被物质性过程所部分替代,或者指 非行为者自身精神作用的、外部的原因使人的精神作用受到制约和限 制。   3.人与动植物的区别   民法总则规定了近代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权利主体人, 权利客体物,法律行为(人的行为)等,作为民法的基本要素。现代 民法继承了这个框架。北川先生认为,这些要素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 人与自然两个要素。法律关心的是人的精神、意思,赋予一切人权利 能力和主体资格。人以外的不具有精神、意思的生物归属于物,是权 利的客体。明确区别权利主体人与权利客体物(动物、植物),两者 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近现代法上理所当然的前提正在动摇。 因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人的遗传基因与动植物的遗传基因没有 任何差别,人的生命现象是物质现象的一种。人、动物、植物都是通 过DNA的遗传信息才得以繁殖,其DNA本身无论于人、于动物、于植物 都是无差别的。新的发现必然对法律产生影响。例如冷冻受精卵的发 育出生,如果一对夫妇立下遗属委托特定的人或机关在他们死后使其 冷冻受精卵发育出生,则在继承法上应如何处理。毫无疑问,现行法 将冷冻受精卵作为物对待是不妥当的。今天,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 题,如利用冷冻精子、冷冻卵子、冷冻受精卵问题,根据遗传基因诊 断预见遗传疾病的婚姻障碍问题,生物体的移植、转让问题,DNA相 关知识财产问题。很难在只区别人和物的现代法框架内作出妥当规范。 对此,北川先生提出了建立作为第三法域的生命体法的构想。   4.计算机系统契约   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利用,即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与通讯系统结合 起来的信息网络应用于交易,即可实现从商品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契 约系统化。这种与计算机系统结合的契约是新的契约类型,可称系统 契约。例如信用卡交易、机票预约系统、银行间结算系统的电子资金 划拨EFT、电子交易EDI等。系统契约虽然可以综合处理大量的契约问 题,但另一方面人的意思却转化为“程序化的意思”。系统契约必然 是多数当事人契约,必然发生以往契约理论框架所不能解决的新问题。 例如系统机能障碍和不当利用、受害救济及系统经营者的责任等。   5.大量拷贝与权利集中处理系统   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必将对法律制度以极大影响。例如数字技 术,使文字、语言、音乐、绘画、电影、电视、广播、通信之间的区 别化为乌有。数字技术使得能够大量、方便、廉价、迅速地复制他人 著作物,从而严重威胁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存在。大量拷贝随着复印机 的发展而日益严重。为此出现了权利集中处理系统。根据规定,使用 者支付私人转录录音录像补偿金,就可以复制录音录像。至于复制谁 的著作、复制多少,并不规定。补偿金的支付对象是权利集中处理机 构,而非著作人。恰如没有债权人的请求权。另一种方法是采取课税 的办法。在瑞典、挪威于80年代初采取了对复制机器、磁盘课税方式。 这两种办法推广应用的结果,将导致以著作权为私权的著作权法的崩 溃。为此,北川先生提出另一个思路,即建立拷贝市场。由权利人将 其著作进行登记、录入并提示其许可条件,如果出现愿按其条件进行 交易的利用人,则该利用人将著作权许可使用费汇入权利人的帐户。 这种系统将保障作为私权的著作权的实现,而利用人在拷贝市场能够 检索到各种著作权信息,并通过拷贝市场的网络与权利人进行直接交 涉。这显然是一个很理想的模式,但其是否具有现实性,恐有疑问。   6.信息产品的责任   信息既有财产性又有流动性。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其两面性正 在发生变化。根据数字技术,文字、音乐、照片、影视片,均可以数 字符号作为信息保存。从符号角度看,这些作品的形态已经没有任何 区别。信息与有体物是不同的。现行法上的物主要是有体物。如产品 责任法的适用范围限于动产。因信息缺陷产生的损害,无法纳入产品 责任法。例如按照烹调书介绍的材料和方法烹饪的食物使人中毒的情 形,由于记载化学实验方法的教材有错误导致重伤的情形,如何追究 著作人的责任?而实际上由信息缺陷造成的损害,其严重性并不亚于 有体物造成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年已经发生因教科书内容 有错误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7.大规模受害的救济   自己责任原则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危险已不再妥当。我们所面临 的是近代法所未曾预料的大规模受害和对这种受害的救济问题。如大 量的公害、药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计算机信息网络因停 电事故所导致的大规模损害。现代社会被称为风险社会。现代技术所 带来的风险,不可预料、无所不在且具有国际性,随时可能造成严重 损害。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系统越普及,发生各种连锁性灾害的可能 性也越高。大规模损害发生的连续性的给付,如受害人将来的医药费、 学费、生活费、教养费等,不适宜采用判决方式,而通过加害人与受 害人协议的方式可以较妥当解决。            五、结 语      回目次   我国从清未改制引进欧洲大陆法系民法,至1929-1931年民国政 府颁布了正式的民法典。新中国建立,废除了民国政府的法律,转而 继受前苏联的民法。因长期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民 法失去物质基础,直到70年代末,谈不到有真正的民法。改革开放以 来,由于推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法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 物质基础。现在,民事立法正在逐步健全,民法学术研究、教学和实 务均有很大的发展。可望在10年至15年之内完成编纂一部现代化的中 国民法典的任务。中国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走上民主法治之路,推进 民事立法和建立自己的民法理论,不得不同时担负回归和重建近代民 法及超越近代民法和实现民法现代化的双重使命。因此,回顾20世纪 民法,把握民法怎样从近代民法发展到现代民法,以及了解和研究现 代民法所面临的难题,对我国民法立法、实务、学术研究和教学,毫 无疑问,都有其重大意义。   注释:   *1本文系根据作者在大学法律系讲演记录整理而成,所引用的许 多资料无法一一注明,并省略了一些事例,特此说明。   *2格兰特·吉尔莫:《契约的死亡》(曹士兵等译),《民商法 论丛》第3卷,第199页。   *3内田贵:《契约的再生》(胡宝海译),《民商法论丛》第3 卷,第294页。   *4请参考渠涛:《从损害赔偿走向社会保障性的救济——加藤雅 信教授对侵权行为法的构想》,《民商法论丛》第2卷,第288-320页。   *5转引自内田贵:《契约的再生》(胡宝海译),《民商法论丛》 第3卷,第296页。   *6这里参考了北川善太郎:《民法总则》,有斐阁1993年版,第 13-14页。北川先生将民法的近代模式概括为:自由平等的人格;私 的所有;私法自治;自己责任。   *7粱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57-61页。   *8同上,第62页。   *9北川善太郎:《关于最近之未来的法律模型》(李薇译), 《   民商法论丛》第6卷,第286-287页。   *10 关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不平等及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参考了 日本经济法学者正田彬和今村成和的论述,见正田彬:《经济法的性 格与展开》,日本评论社1972年版,第45-46页;今村成和:《私的 独占禁止法研究》,有斐阁1976年版,第333页。   *11 这里参考了北川善太郎:《民法总则》,第14-15页。北川先 生将现代民法模式概括为:具体的人格;私的所有的社会制约;受规 制的竞争;社会责任。   *12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第62-63页。   *13 同上,第64-65页。   *14 同上,第65-66页。   *15 同上,第67-69页。   *16 同上,第70-74页。   *17 同上,第74页。   *18 北川善太郎:《关于最近之未来的法律模型》(李薇译), 《民商法论丛》第6卷,第283-312页。
  说明:* 本文引自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      **本文由野山闲水扫描并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