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训新解

郝铁川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道的一条原则。然而
从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来看,这句话没有多少科学性,理应被否定。

  “疑人不用”吗?未必!楚汉之争时,刘邦对韩信的忠贞是有一
定疑心的,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重用韩信,打了一系列胜仗;唐朝
的魏征原是唐太宗政敌一边的人,但太宗却大胆启用。人所公认“贞
观之治”不能没有李世民,也不能没有魏征;美国的基辛格起初也是
尼克松的对立面,但尼克松就任总统后,捐弃前嫌任用基辛格为高级
助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上的成就;毛泽东同志深受王明路线的迫害,
但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仍动员大家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解放后还安
排他负责立法工作。毛泽东同志的如下名言更为众人熟知:我们不但
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
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人。

  “疑人不用”的误区就在于其专制、偏狭。专制表现为:只要我
怀疑你,就可以不用你,丝毫没有一点民主选举、罢免的气息。偏狭
表现为:以己之腹,度别人之胸,丝毫没有一点江山社稷为重的大局
意识。对于经由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人,或许你可能有疑虑,不放心,
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建立完备的权力制约机制,使其在法治的轨道
上行使权力。

  “用人不疑”吗?未必!当年的苏联人民对斯大林深信不疑,称
他为“敬爱的父亲”,将其与“伟大的母亲”——共产党相提并论,
但意想不到的是,斯大林却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文
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对毛主席也深信不疑到“头可断,血可流,忠
于毛主席的红心不可丢”和“跟着毛主席,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
程度,但多数人没有去想一想:毛主席虽然是伟人但却不是完人!

  “用人不疑”的误区就在于其形而上学,忽略了“人性无常”这
一道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辈子都做好事,不做一件错事、坏事
的人是少数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
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此时清醒,彼时则可能糊涂;此时为君子,
彼时则可能为小人。据去年10月3日的《检察日报》报道,天津市静
海县的姜某曾因见义勇为而获得政府颁发的先进个人荣誉证书,然而
在一天晚上酒后驾驶着没有牌照且大灯已坏的农用三轮车,撞了人。
他听到叫喊停车的声音,他也曾想过停车救人,可转念一想,天这么
黑,自己的车又无牌照,不会有人认出自己。于是怀着侥幸的心理,
驾车加速逃离了现场。被其撞倒的被害人经他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
亡。姜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驾车经过某村时,恰被几个熟人看见,遂
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一念之差换来的是7年漫长的监狱生活。

  凡人如此,伟人也难完全脱俗。《解放日报》今年1月19日连载
的《毛泽东谈毛泽东》一文说道,毛主席说自己的个性“易被感情驱
使,总难厉行规则的生活”。不事事循规蹈矩,不刻刻板板地生活的
确是毛泽东的一个性格特征。如果说他对旧的事物、旧的制度表现出
一种“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蔑视的话,那么他在生活上也是“无
法无天”的。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是吃饭没有规律,睡觉没有
规律,经常白天黑夜颠倒,做事好临时决定,突然行动。这种性情使
他1954年制定完宪法时比谁都专注执着,可“文革”期间背离宪法时
也那样不顾一切。

  大凡权力,都有如下特点:不受制约的权力容易走向腐败;受到
制约的权力又总想设法逃避监督。怎么办?目前,除了权力产生的民
主化和权力运行的法治化之外,还没有更好的对策。人最难超越的是
人自身。

  注:引自检察日报正义网2001年02月07日。
http://www.jcrb.com.cn/ournews/asp/readNews.asp?id=2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