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费25万 电信人士竟称无法追究责任
是无法可依,还是有法不知?

《法律的故事》撰写组 大李
  据新华社北海9月13日电,54名借用他人身份证购买全球通手机
的外地用户,狂打电话,10天内话费高达25万元。广西移动通信有限
责任公司合浦分公司面对巨额欠费,却追索无门。据悉,这些欠费用
户的大名大部分为北海市合浦县城街头的三轮车夫,而通话则发生在
广东、湖南等地。经查,这些欠费用户当时在北海市以每张一二十元
的价格,借用别人身份证办理入户手续,然后将手机带到外地开设
“公共电话”。合浦分公司曾接到过广东番禺的公共电话摊主举报,
有人在当地用合浦入户的手机开设公共电话,收费低于规定标准。电
信部门有关人士称,由于有关法律没有出台,对欠话费者难以依法追
究和索赔,他们同时告诫人们:不要把身份证借给他人办理电话入户,
以免惹来麻烦。

  面对国有公司巨额财产损失,要对付那些疯狂侵犯合法财产的案
犯,难道真的就如同电信部门有关人士所说的那样没有办法追究和索
赔了吗?是有关法律没有出台,还是“有关人士”对已经出台的法律
不了解?抑或是有关人士对立法有着额外的要求?是否国家法律光有
惩罚骗子的一般条款还不够,还得制定出惩罚男骗子、女骗子或者为
各行各业都制定一个惩罚骗子的法律条款?就目前的立法而言,对付
前述报道那样的问题,无论是追究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还是提起民
事诉讼、向责任人索赔,均不止一条法律管道可以达到目的。目前的
法律可以说是绰绰有余,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多部法律可以使用。

  第一个层次是追究行政违法的法律责任。首先,仅从案犯的手段
行为看,本例中出借身份证和借用他人身份证的做法,构成冒用身份
证的违法行为,这一行为应当追究行政违法的责任。有两部行政法律
,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居民身份证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均可作为处罚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
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冒用他人户口证件、居民身份证的,
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根据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骗取少量公私
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
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个层次是追究合同诈骗罪的刑事法律责任。借用他人身份证
办理手机入户手续后到异地开办公共电话并逃避缴费义务,属于合同
诈骗性质,如果数额较大,则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
百二十四条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手机入户手续的办理过程,实际上就是
一个电信服务合同的签订过程;合同成立后,手机入户并开通使用,
则属于合同的履行。电信公司将用户的手机入网开通,表明其已履行
了合同规定的义务,用户就应当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这54名用户借
用街头拉客的三轮车夫的身份证办理入户手续(而这些三轮车夫则是
贪图一二十元的好处),本身就属于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再利用
这些手机到外地开办公共电话狂打,使电信机构追索无门,这些用户
非法占有电信机构财物(通话费)的目的非常明显。

  第三个层次是适用合同法等民事法律的规定,通过民事诉讼或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挽回损失。电信企业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
院起诉这些用户,因为电信服务合同是用户采取欺诈手段使电信公司
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订立的,电信公司可以按照《合同法》的
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并要求用户支付话费、赔偿损失。如果有证据
证明那些有偿出借身份证的三轮车夫主观上明知而为贪图小利帮助他
人从事民事欺诈活动,则亦可在起诉时将这些不负责任、为虎作伥的
人们一并告上法庭。民事法律的适用以当事人的行为尚未触犯刑律为
前提,因为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同一事实涉嫌犯罪时,应当中
止诉讼而移交主管侦查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办理。当然,如果公安
机关已经对诈骗话费的用户立案侦查,则在人民检察院对利用电信服
务合同进行诈骗的案犯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同时,电信企业可以依据
《刑事诉讼法》行使被害人的权利,同时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
讼,请求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时,对犯罪造成的物质损失,判决被告
人赔偿。

  前述这三个层次的六部法律,均可实现电信公司的主张,可以有
效维护其利益。因此,完全可以说,不是法律没有出台,而是早已出
台的法律“有关人士”还尚未了解。因此,有必要向那些国有机构的
有关人士提个醒儿:不要轻言无法可依,而应当多多考虑一个问题
——已经制定的法律是否得到你切实的遵行?

  注:引自检察日报正义网《法律的故事》。
http://www.jcrb.com.cn/ournews/asp/readNews.asp?id=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