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建构法的价值论
访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卓泽渊

本报记者 晏向华
  对卓老师只有匆匆的一见,偏巧在此后不久就接到编辑部里刚刚
开辟的《法学英才》栏目的采访任务——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卓老师。
脑子里一时浮现出那天见卓老师的情景:他那天大概是为《检察日报》
三版“法苑抒臆”撰稿事宜而来,当时我正从机房忙乎回到编辑部,
见到一个学者模样的人正和部主任交谈。只听见卓老师说,我就是特
意来搞清你们对“法苑抒臆”的用稿要求。短短一句话,说明了一个
人诸多的特性。其一,他的谦逊儒雅,其二,他的一丝不苟,其三,
他的这种为小小的用稿要求而不辞劳苦的作风,说明了他之所以为他
——未过不惑之年即成就斐然的原因。在有关他的基本资料里,我们
看到这样一些信息: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理学研
究会副会长、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翻开他的履历,可以看到法学青年学者的典型历程:中学毕业后
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做学问,搞教学,与此同
时还不停地深造,读了硕士读博士。他大概要算是我国高校中“纯科
班”出身的学者型领导的典型代表了,也是我国名牌大学最年轻的校
级领导之一。

  他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我国越来越趋完
善的法治环境里,以一个法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时时检阅着我国法治
进程中若干可以引起我们深思的东西。这可以从他新近写的几篇文章
里充分体现出来。在《检察院:两把剑》一文里,他从我国检察机关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司法人员和普通民众中的接受程度,谈到我国的
法治进程。从某法院院长把所有经他签发死刑命令的名单列出,不时
翻阅他们的档案,生怕酿就错案这一细节,传导着一个司法工作者的
良心和职责。字字珠玑,从卓老师深入浅出的法学随笔中,我们又何
尝不能领会出他作为一个法学工作者的良知与使命呢!

  卓老师主攻的方向是法理学,在这一领域里,他对既有的法学基
础理论教学与教材体系进行了重大变革。从多年的法理学教学实践中,
他感到我国的法学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传统的法理学课
程设在大学一年级,在学生们还没有充分领会到法律精髓的时候对其
进行深奥的法理学教育,违反了人们的认识规律。这一点我作为法科
学生出身的记者,是深有体会的。一年级我最头疼的就是法理学的学
习了,只能是死记硬背一些不甚了了的名词和原理。卓老师充分研究
了欧美国家的法理学教育,在借鉴我国解放前及台湾地区将法理学分
为《法学绪论》和《法理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与同事们一道在国
内率先将传统的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一分为二”,分别为《法学导论》
和《法理学》两门课程。前者是对一年级法科学生的入门指导,后者
则是对法律知识框架已基本形成的高年级学生的法学理论的深化。这
种有步骤的教学,深得法律同行们的肯定。

  当然,在法理学领域,卓老师还有其他引人注目的成果:参加了
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国
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制改革过程中民族区域自治法制问题研究》,
著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新探》、《法的价值论》、《中国法治的过去
与未来》等。其中,卓老师对“法律价值”的研究“情有独钟”。他
认为,法的价值是涉及整个法学领域的基本概念,有必要对此全面认
识。他强调人是法的价值主体,法的价值是以人与法的关系作为基础
的法对于人的意义,强调的是法对于人的价值。由于以前意识形态的
影响,我国法学界认为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唯心主义的主张,因而对此
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家教委和司法部相关教材均在一定程度上
采用了他有关法的价值的观点。

  谈到他任职不久的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一职,由于不可避免地要
占用一些时间,卓老师显得很有点无奈。我提到有一些学者为了能使
自己的学术思想得以有效地传播,还特意弃学求官,他未予评价,最
终只是以“自我修养与服务社会的价值冲突”对此作结,显示了一位
学者甘愿牺牲自我的博大胸襟。

  访谈间,卓老师提到自己在情绪特别好或者是情绪不好的时候,
往往以诗来外化或排解。诗是一种高雅的消遣,常人难以企及。而更
为难得的是,卓老师有一位同行夫人——他夫人从事的是国际法研究,
虽然也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但家务大多是由夫人悉心照料。说到这里,
卓老师有一丝歉疚,也有一丝拥有这样一位夫人的自豪。一边是夫人
如风相随,一边是诗海如云漫卷。这样的日子,即便忙碌,也堪可告
慰。

  卓老师实在是太忙,无暇顾家。他同时是教授、律师、仲裁委员
会委员、区人大代表——找他采访时,他正在区人大。我想,正是这
样一些有学问的忙碌者,预示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希望。

  编后: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司法公正成为人们谈论热点的今天,
法学家们正以他们实实在在的努力,在法学园地辛勤地耕耘,为实现
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付出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他们的理论可能不是最
好的,但却是繁荣法学理论、完善司法活动不可缺少的。我们有理由
称他们为“法学英才”。即日起,本版将辟专栏介绍这些法学家,以
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同时,也感知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对
正义的追求。

  注:引自检察日报2000年06月22日。